针对2400万失能老人照护难题,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剑指网络直播乱象,建议构建分级管理制度,以技术手段落实“青少年模式”;
推动司法建议纳入法治评估体系,建立民营经济法治体检机制,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在履职岁月里,我累计提交了50项议案以及231项建议。”2月20日,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对记者说。方燕提出的议案建议,为推动政策的完善与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律师出身的方燕始终以法律专业为根基,聚焦“一老一小一妇”权益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以及法治建设等多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其履职轨迹映射出法治建设与民生需求的深度交融。
互联网时代,“数字鸿沟”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老年人与数字社会之间,诸多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工作严重滞后,操作的复杂性让老年人望而却步,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便利性。察觉到这些问题后,方燕迅速行动,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方燕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建议,进一步强化网络服务的适老化改造工作,从监管、技术、法律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构建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可信赖的网络环境,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方面,方燕同样不遗余力。为了加强未成年人防性侵及救助保障工作,她四处奔走,积极主张将“预防性侵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范畴,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系统教育,学会在面对危险时勇敢地说“不”。
妇女权益保障亦是方燕重点关注的领域。她提交了关于构建更为完善的反家庭暴力合作机制的建议,以及关于修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议案,力求通过这些举措,为广大妇女同胞筑牢法律防线,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蓝天。
一直以来,扎实的调研工作都是方燕实现高质量履职的“秘密武器”。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方燕进一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执法检查工作,确保法律能够真正落地生效,让残障人士平等享受社会生活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此外,她还多次前往西安当地医院,全面深入体验院内交通、无障碍病房、地面导图、贴心标识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希望能将调研报告转化为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的结果。
方燕说:“政策的落地仅仅是第一步,后续实际效果的跟踪与评估同样至关重要。”
议案落地见证法治进程。方燕提交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议直接推动该法列入立法计划,与政府工作报告“适老化改造”部署形成政策共振;她倡导设立的全国律协老年人权益保障专委会,实现法律职业共同体参与养老服务的制度突破;她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提出的6条建议被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吸纳。
截至目前,方燕的多项议案建议在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援助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被采纳。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24小时在线的责任。”方燕表示,对于即将召开的2025年全国两会,她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精心准备6个议案和16个建议,以专业力量助推治理现代化,让法治成为群众看得见的力量。
(本报记者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