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柳,花开满径香。走进渭南市合阳县路井镇,目之所及皆是整洁有序的街巷、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一幅"绿树成荫、清水绕村、环境优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路井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致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乡镇样本。
聚焦"脏乱差"顽疾:全域整治见实效
开展"春季大扫除"专项行动,路井镇动员全镇党员干部、志愿者及群众2000余人次,对主干道、背街小巷、河道沟渠展开拉网式清理。累计清运生活垃圾320吨,整治乱堆乱放点位89个。针对农村"垃圾围村"问题,投资80万元建成村级垃圾中转站3个,配备分类垃圾桶1200个,实现"日产日清、分类处理"。
"以前村里垃圾随便倒,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谈起环境变化,郭家坡村村民陈大姐感慨万千,"现在有了保洁员定时清扫,还设置了垃圾分类亭,村子干净得像城里公园!"
打好"生态牌":污水治理润民心
生活污水直排曾是困扰路井镇多年的痛点。路井镇铺设管网18公里,覆盖7个行政村居。在污水处理终端,浑浊的污水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后,变成达标清水流入景观河。"以前河水又黑又臭,现在成了孩子们的嬉戏乐园。此外,镇里还通过"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村民改造户厕,累计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600户,普及率达92%,彻底告别露天粪坑的尴尬历史。
创新"美颜术":绿化亮化提品质
打造宜居环境,既要"面子"更要"里子"。路井镇以"见缝插绿"的理念推进绿化工程,在主干道两侧种植香樟、桂花等乔木600余棵,打造"十里花廊";在村头巷尾点缀月季、紫薇等花卉,建成"口袋公园"2处。今年春季,全镇新增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12平方米。夜晚的乡村同样焕发光彩。投资300万元的"点亮乡村"工程为60个自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80盏,消除照明盲区。"现在晚上散步再也不摸黑了,广场舞队都能跳到半夜!"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
构建"长效化"机制:群众共建共享
人居环境整治非一时之功,需建立长效机制。为此,路井镇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评选"星级文明户"100户;成立由老党员、乡贤组成的"环境监督队",开通"随手拍"投诉平台;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每月开展"红黑榜"评比。"环境变美了,人心也更齐了。"镇长罗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启动“美丽庭院”创建计划,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发展特色种植、休闲观光,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记者 张建锋 通讯员 车牛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