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见到马云,圆圆的脸庞洋溢着笑容,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让她看起来像个可爱的邻家女孩,很难将她与法庭上严肃公正的法官形象联系起来。然而,一旦投入工作,她小小的身躯便爆发出大大的能量,在刑事审判的舞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01年夏天,意气风发的马云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考进了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5年的历练,她进入刑事审判庭。由于刑事案件的被告人羁押地审判原则,作为省高院的刑事法官,意味着每一起案件都需要在案发地审理,出差是常态。19年来,马云的足迹在陕西省的地图上交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
2019年,马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担任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刑二庭的工作范围涵盖了电信网络、食品药品、金融、涉税、反洗钱以及非法集资等多个领域的犯罪。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千头万绪的工作内容,马云迅速调整思路,钻研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典型案例,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与同行们交流探讨,努力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挑战总是与机遇相伴而生。当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跨区域、跨国度的团伙性、集团性犯罪不断出现。此类案件在审查认定上面临着诸多难题:被告人数众多,犯罪手法多变且隐蔽性强,事实复杂、证据庞杂,关联案、系列案频发,财产处置、追赃挽损、社会关注等等,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
在没有成熟经验可复制的情况下,马云一头扎进资料堆中,查阅大量国内外司法资料,咨询国际法律专家,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成功指导全省此类案件顺利审判。
彼时,全省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马云同步肩负起推进全省此项工作的重任。最终,陕西法院在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在全国法院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为此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这几年,马云不断突破自我,在权威平台刊登了多篇实务理论文章,获得省上多次表彰,2022年荣获“全国打击洗钱犯罪先进个人”,更是连续5年在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评选活动中作为陕西专家担任评委。
穿上制服,面对犯罪,马云犹如一柄出鞘的利剑。但其实,法袍的背后,也有她的温情。
2009年,在一起刑事案件办理中,马云结识了当时年仅19岁的龙龙(化名)。彼时,龙龙正处于高三的关键时期,一向学业优异的他因家庭突遭变故,成绩受到影响,与大学失之交臂。面对母亲离世、父亲入狱,亲戚们纷纷离弃,他的生活几乎无以为继。龙龙一次次从家乡小镇乘坐大巴车辗转来到西安,来到法院为父亲求情,多重重压之下,情绪濒临崩溃。
马云不断开导他、鼓励他,还积极为他寻求社会救助。然而,异地救济的条件较多。“当得知申请没通过时,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向这孩子开口,很担心让他又一次失望、绝望。”马云说。最终,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拿出3000元。那正是原本申请司法救助的金额。“申请的救助金批下来啦!你在表格上签字,以后每年都有,直到你找到工作。好好学习,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困难终将被战胜!”就这样,龙龙签了一份“虚构”的申请表,拿到了他的“救助金”。
从那以后,每年的3000元钱,再无间断。几年后,龙龙顺利毕业,选择留在西安工作,还特意选择了离省高院不远的地方。他说:“法官姐姐,离你近一点,我心里踏实。”
谈及家庭,笑声爽朗的马云脸上闪过些许难过,因为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儿子已经习惯了妈妈每天很晚才回家的生活。然而在谈到儿子对法官职业的认识时,马云会用骄傲的语气说,小朋友聊天时偶尔会蹦出几句法言法语。
也许,做好刑事审判法官是一条很崎岖的路,可是也正如马云自己所说:“我可以做好、我应该做好、我必须做好!”在法槌起落间,马云坚守正义,传递温情,努力成为法治进程中熠熠生辉的榜样力量。(记者 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