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观点 > 立言

1元看哪吒?抵制盗摄不应止于口号

作者:高虎

“只需1元,没时间去电影院的,在家也能刷!最新版《哪吒2》《蛟龙行动》《封神2》《射雕》《熊出没》《唐探》4K高清、拍下秒发。”

当春节档的热映影片在大银幕上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时,这些充斥于网络角落的盗版叫卖声却如同一股污浊暗流,侵蚀着电影产业的健康肌体。尤其是口碑、票房爆棚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美轮美奂的特效,点燃了全民观影热情。但是,“1元看哪吒”的盗版资源给电影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只需1元”,看似给观众提供了便捷与实惠,实则是一场精心伪装的骗局。这些所谓的“高清资源”,是盗录者在影院里、在黑暗中窃取的残次品。记者亲测结果更是令人咋舌,模糊的画面、嘈杂的背景音,不仅让影片的特效与细节大打折扣,更让观众置身于病毒、诈骗等网络安全的巨大风险之中。

除了观影效果的影响外,对于盗版产业链上的不法分子来说,他们无需承担电影制作过程中高昂的剧本创作、演员片酬、拍摄场地租赁、后期特效制作等成本,却能通过售卖盗版资源或利用盗版流量获取广告收益,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无本买卖”对电影产业的伤害是全方位的。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截至2月24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已突破137亿,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1、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八。这部凝聚着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历经5年半精心雕琢的心血之作,超过300个角色、2400多个镜头,其中1900多个特效镜头,每一个表情、每一处色彩,都饱含着创作者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是中国动漫人集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而盗版资源的泛滥,不仅严重打击了创作者的积极性,更会损害了制片方的经济利益。一些中小成本电影,甚至可能因为盗版的冲击无法收回成本,导致后续的创作资金短缺,影响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更好地保护电影版权,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旅部等多部门迅速行动,于日前开展春节档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以雷霆手段查办侵权案件21起,查获侵权盗版影视网站(APP)320个,处置侵权链接43.87万条,处理侵权账户1492个,为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筑牢了法治防线。

从法律层面来看,盗版行为是对著作权的公然践踏。《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最高可被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但在现实中,部分观众版权意识的淡薄,为盗版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他们错误地认为,观看盗版只是个人选择,无伤大雅。殊不知,每一次对盗版的点击与购买,都会助长盗版产业链,都是对创作者心血的无情践踏。在建设法治社会、倡导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尊重知识产权、支持正版,不仅是一种道德自觉,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电影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更离不开每一位观影者的积极参与。只有携手抵制盗版,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添砖加瓦,让公平、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成为常态,才会有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在尊重与支持中诞生,为观众带来更多触动心灵的文化盛宴。(高虎)

(编辑: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