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文苑 > 面孔

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良好家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陈若星(左)在陕西省家风馆开展廉洁家风宣讲(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最近一段时间,西安市“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讲团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一出弘扬好家风的情景剧——《明朗的一天》。这部剧由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根据真实故事创作,并由西安市的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本色出演,将于春节期间正式与观众见面。“希望通过这部情景剧,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让社会处处充满爱与关怀。”1月8日,谈起情景剧的创作初衷,陈若星说。

用坚强乐观点亮生命之光

陈若星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她奠定了良好的家风基础。翻译多部著作、给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捐书、勇救落水儿童……父亲的敬业奉献、质朴节俭等品质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着陈若星的人生道路,也成为其家庭传承中最宝贵的财富。

20多年前,作为一家文化类报社的主编,陈若星在为事业奔忙之际,一场场打击接踵而至。父亲因脑梗和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瘫痪在床,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而陈若星自己也被查出得了癌症。

每当化疗过后,陈若星顾不上自己的病痛,便楼上楼下步履蹒跚地忙活,为父母端馄饨、送稀饭、喂水果、换床垫……陈若星悉心照料,无数次将父母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回想起那些日子,我觉得是家庭赋予我的坚韧、乐观、责任感等品质,让我能够在逆境中坚守希望。”陈若星说。

陈若星用坚强、毅力为自己点亮生命之光,也将尊老、敬老、爱老的好家风传到全社会。

让良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

2016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陈若星一直在思考,接下来自己还能做点啥。

“那段日子,我时常会陷入回忆中,想到父亲扎根大西北的奉献,想到母亲患病后的坚强,想到自己这么多年为工作的付出,逐渐在脑海中清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要做良好家风的传播者。”陈若星说。

她认真总结自己关于家庭、家风、家教的研究成果,撰写出版了32万字的散文故事集《好家风》。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为了让更多家庭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陈若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弘扬好家风的公益讲座中,每年深入社区、学校等地举办“好家风”讲座,足迹遍布三秦大地。

陈若星的宣讲独具特色。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她精心撰写讲稿,巧妙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将宣讲内容深入浅出地呈现给每一位听众,确保每一场讲座都能紧密贴合受众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多年来,陈若星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红色基因、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美德深深植入听众的心田,让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

以善行义举传递爱心

在传播良好家风的同时,陈若星还走上了公益之路。她每月从退休金中拿出十分之一的钱,放入自己的“公益基金”账户,专门用于扶危济困。为患病儿童捐款捐物、为乡村小学捐赠1万余元的儿童书籍,尤其是发生地震、水灾等灾情时,她更是慷慨解囊……

“参加公益事业对我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就一定能汇聚成温暖社会的强大力量。”陈若星说。

陈若星在家风宣讲中传递的精神力量,激励着许多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而她在公益路上的每一个善举,又成为家风宣讲中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

这些年,陈若星家庭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最美家庭,她也先后获得“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无论寒冬酷暑,只要群众有需求、身体条件允许,家风传播和公益之路,我都会风雨兼程地走下去。”陈若星说。(记者 杨小玲)

(编辑: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