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观点 > 立言

让冰雪产业持续火热

入冬以来,陕西各地“冰雪热”不断升温,持续释放消费活力,照金国际滑雪场、翠华山滑雪场、华山国际滑雪场陆续“开板”,吸引众多游客踏冰逐雪……冰雪运动的火热,带动民宿、餐饮等服务行业持续走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强劲动力。

随着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成为现实,冰雪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冰雪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化发展时间不长,在基础设施、冰雪装备、人才队伍方面仍存在短板。因此,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冰雪产业体系,让“冰雪热”持续激发经济新活力,是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持续加强冰雪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众体验感。一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改造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城市公园,建设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冰雪+”发展模式,将冰雪场地与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结合起来,推出冬季研学、特色民宿、冰雪露营等项目,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丰富冰雪经济的文化内涵。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推动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15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但在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要围绕冰雪运动需求,组织科研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冰雪装备器材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及时将VR、AR等现代数字技术应用到冰雪装备器材上,提升公众的滑雪体验。

同时,要持续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冰雪运动发展的要素保障。要及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健全冰雪人才队伍评价标准,鼓励家庭、学校、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培养高水平冰雪运动员,推动冰雪运动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聘请专业教练开设冰雪运动课程,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为冰雪人才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王志辉)

(编辑: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