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传媒网 > 深读

让宪法精神深入每个公民心中

作者:高虎

宪法乃现代社会之基石,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日前,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更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宪法日、宪法周、宪法月里感知宪法精神,宣传法治理念,体会法治要义,让宪法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近年来,陕西政法机关通过在这一特定日期集中开展大规模、全方位的普法活动,能够将宪法和各类法律法规的精神、条文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广大群众,使依法治国理念深深植入人心,进而凝聚起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强大共识与合力,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宪法明确规定了全体公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更是公民权利最坚实的保障盾牌。从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规范,到日常社会交往中需遵守的公序良俗原则;从经济活动中的合法经营与纳税义务,到文化生活中对知识产权等的尊重与维护,宪法都一一作出了提纲挈领的界定。它如同一张严密的大网,将公民的言行举止规范其中,确保着国家治理的有序推进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维持。而当公民合法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宪法便成为公民权利最坚实的保障盾牌,使公民能够在法治的框架内自由、安全、有尊严地生活,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宪法与公民之间有着牢不可破的紧密联系,宪法需要全面普及,更需要严格实施。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也就是每年固定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的缘由。而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使宪法及其实施有效体现公民意志、保障公民权益、激发公民创造力,让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成为一种法治观念,更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同时,宪法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实施转化为现实的制度运行与社会秩序,只有当宪法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得到全面、准确、持续的实施,其蕴含的法治理念、民主精神、人权保障等价值追求才能得以真正体现,为宪法的有效实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编辑:付田)